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速递快报

当前位置: 主页 > 港台新闻

内地走私异宠翌日到货,狐獴发狂噬主流血,未

时间:2025-08-07 20:0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港人饲养异宠的热潮持续,近月有人在社交媒体发文寻找走失的宠物狐獴,亦有市民在市区发现疑似土拨鼠等非原生物种。有动保人士留意到,有博主在内地社交平台发文,声称可安排

港人饲养异宠的热潮持续,近月有人在社交媒体发文寻找走失的宠物狐獴,亦有市民在市区发现疑似土拨鼠等非原生物种。有动保人士留意到,有博主在内地社交平台发文,声称可安排狐獴及浣熊等动物直销香港,每只售价数千元,更标榜今日落单,翌日到货。早前有港人经秘密渠道购买狐獴饲养,但狐獴疑因不适应圈养生活致行为反常,酿成流血事件。有学者指,野生动物绝不宜作宠物饲养,除未经检疫恐带有狂犬病等传染病,增加人类感染风险,一旦该些具侵略性的外来动物被遗弃郊野,更可能危及本地原生物种。

不少市民饲养猫狗,近年亦有市民喜欢饲养异宠。

▲不少市民饲养猫狗,近年亦有市民喜欢饲养异宠。

香港一直有一批异宠迷,由2003年元朗南生围发现湾鳄“贝贝”,到2018年警方于八乡破获2个“异宠乐园”,救出包括懒猴、鴞及巨骨舌鱼等逾百只濒危及受保护野生动物。其后亦有市民于郊外发现白狐狸,去年更有原产澳洲的鸸鹋走失。

动物保育人士James指,狐獴、土拨鼠、貂鼠及松果蜥等,均是近年新兴异宠。今年2月,他在社交媒体发现有人发帖寻找走失的狐獴,引来大埔街坊及动保人士议论纷纷。

有市民早前于社交媒体发文,呼吁协助寻持走失的狐獴,帖文提及该狐獴有断尾特征。

▲有市民早前于社交媒体发文,呼吁协助寻持走失的狐獴,帖文提及该狐獴有断尾特征。 受访者提供

土拨鼠蜜袋鼯成近年新兴异宠

有大埔区居民指,这是区内在过去半年发生的第2宗狐獴走失事件。多名大埔居民亦称,近月多次于早上在太湖花园及附近的林村河河畔,目睹有青年用绳绑着狐獴“散步”。他指,数月前亦曾见类似寻狐獴的帖文,若是同一人所养的同一只狐獴再次走失,反映饲主粗心大意,亦担心该狐獴的安全。

狐獴是动画《狮子王》中角色“丁满”的原型,以一双大眼睛与后腿站立放哨的“萌样”,成为内地、日本及台湾的新兴异宠。不少人会带狐獴外出,或拍短片上载社交平台。不过James指,近月得悉香港有狐獴饲主发生“流血”事件。

他称,该饲主早前购买1只狐獴作宠物,其后发现狐獴经常不安,更会暴躁咬人,施袭次数越见频密,最终决定弃养,并转送予另一名狐獴饲主。可是,新主人接收后,狐獴情绪问题未见改善,更曾咬伤同类。

James续指,近年亦有更多人饲养土拨鼠与蜜袋鼯,早前有市民报称于观塘一处渠道,拍摄到疑似土拨鼠的动物,更听闻有人购买水獭作宠物,惟因难以忍受水獭身上散发浓烈鱼腥味,最终转送别人。他批评,异宠玩家霎时冲动购买宠物,只为满足一己私欲,饲养后才发现异宠需要极大的活动空间,性格不如猫狗温驯,终选择弃养,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易带传染病增人类感染风险

另一名动保人士“阿浩”则指,近月在内地社交媒体发现有博主自称为“异宠主管”,声称可直销狐獴、浣熊及白狐狸等异宠到港,并经常上载短片如“去香港享福的狐獴”或“狐獴弟弟刚到香港新家”等“吸客”。他曾向对方问价,得知狐獴售价按性别划分,由3500元至4000元人民币(约3836至4383港元),浣熊最贵,每只售5000元人民币(约5479港元),白狐狸则约800元人民币(约876港元)。

该博主声称会安排专车运送异宠直达香港,强调“今日下单,明日取货”,买家可到上水迎接异宠,但被问及异宠有否患病、是否经过检疫、运送时如何保障安全等问题,对方一律避而不谈。

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冼雍华指,多数异宠是野生动物,本身恐带狂犬病及其他人畜共通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构成风险。他以狐獴为例,狐獴属群居动物,擅长挖地洞,具一定攻击性,但香港家居环境狭窄,难以还原其原有生境,缺乏同伴及活动空间,均会对狐獴构成压力及影响情绪,激发异常行为,甚至因而降低免疫力,增加患病机会。

岭南大学科学教研组助理教授宋亦希则关注,狐獴及貂鼠等异宠一旦遭弃养,或对香港自然生态带来的影响。他提到,这些异宠具一定攻击性,会捕食其他小动物,担心与本地原生物种形成生存竞争。他指出,虽尚未见出现上述情况,但认为未来仍需长期监察野外情况。

学者吁当局列明禁售禁养名单

阿浩补充,异宠迷之间互有联系,会私下接收他人异宠,只有极少数“新手”会将异宠交予渔护署。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发言人亦指,香港是全球非法走私动物活动的转运地,忧虑黑市引发大量野生生物被捕捉。发言人建议当局制订珍禽异兽宠物“认可清单”,列明允许或禁止进口、销售或持有的物种名单,让公众可以依循;另一方面加强可追溯机制,以掌握进口到香港的珍禽异兽宠物状况。

发言人亦关注,近年不少市民饲养蜜袋鼯、貂和刺猬,当局已评估认为该些动物不宜作为宠物,并禁止进口,但现行法例下拥有相关动物并不违法,衍生买卖及繁殖行为,促当局加强公众教育。

因应市民饲养异宠的风气,渔护署与海关已加强在各口岸及机场的巡查行动,曾破获多宗走私动物入境案件。由2023年至今年3月,渔护署捕获16只非宠物类的动物(见表),包括狐獴、蜜袋鼯及刺猬等近年新兴异宠。此外,署方于2023及2024年亦接获市民主动交出各1只狐獴及刺猬。海关亦于今年3月检获42只由澳洲入口的怀疑受管制、属濒危物种的活蜥蜴。

哺乳类可传播狂犬病猴痘 两栖常带沙门氏菌

在异宠热潮下,学者及兽医关注该些动物可能带来的狂犬病、汉坦病毒等人畜共通传染病。外国研究亦发现,异宠的抗药性增加,恐出现“基因平行转移”的风险。

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冼雍华曾进行多项外来物种研究。他指,饲养异宠最大风险,在于异宠本身可能带有细菌、病毒及寄生虫,若未经检疫走私来港,加上被人圈养,恐增加人畜接触及感染机会。2022年初香港爆发新冠疫情期间,香港大学团队曾发现有患者因接触进口的宠物叙利亚仓鼠而染病,是全球首例。

冼补充,若市民将异宠于郊野“放生”,异宠可能因不适应香港环境而死;存活下来亦可能把所携带的病传给本地物种,或与原生物种争夺食物,构成生存威胁。他称,貂鼠及狐獴等哺乳类可传播狂犬病、猴痘及肺痨,刺猬可致真菌性皮肤病,两栖及爬行动物则常带沙门氏菌,促饲主留意防范。

土拨鼠是内地热宠,近年亦有港人饲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亦提醒,土拨鼠可传播鼠疫,勿接触其排泄物;若人类遭其身上寄生的跳蚤所螫,亦可能染病。

外国研究亦发现,有走私集团为确保异宠可出售,会使用抗生素为其治病。冼指,近年发现动物体内的抗药性病原菌增加,抗生素已不能杀死原有的病原菌,估计除涉基因突变,亦与抗药性“基因水平转移”有关,现时基因转移除出现于细菌之间,亦可能出现在细菌与高等生物,甚至高等生物之间,情况值得关注。

澳洲成蜥蜴交易黑点 港人走私蓝舌石龙子判刑

松果蜥及蓝舌石龙子等澳洲原产蜥蜴,亦是近年热门宠物。随市场需求增加,黑市交易发展,澳洲已成为走私动物的新兴热点,更有港人涉案被捕并遭判刑。

今年3月初,海关于香港国际机场侦破一宗由澳洲走私蜥蜴来港的个案,检获42只怀疑受管制的濒危物种。该批蜥蜴被藏于抽湿机、空气清新机及奶粉罐内,市值21万元,当中包括原产于澳洲的蓝舌石龙子。

有两爬迷指,蓝舌石龙子及松果蜥近年在香港异宠市场受欢迎,近日旺角部分宠物店亦有出售,当中松果蜥售价由2万至6万元,较前年倍增。

类似事件早有先例,前年8月,有港人于澳洲企图将99只松果蜥及蓝舌石龙子藏于袜子内,连同小食及玩具寄往香港多个地点。该港人其后于澳洲被捕,并控以相关罪名,案件于今年初审结,被判监禁3年半。由2023年6月至今年初,澳洲当局共截获200多个偷运野生动物出境的邮包,拘捕10多人。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