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两日的香港哲学紫荆国际论坛日前落幕,论坛由香港哲学研究院主办,汇聚全球哲学界顶尖学者,展开了横跨东西方哲学传统的学术对话矩阵。香港哲学研究院亦开创了《香港哲学研究》杂志,刊发全球哲学界前沿的学术成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亦出席开幕礼并指,冀论坛助力香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中心。香港哲学研究院院长舒心对《星岛》表示:“香港为哲学对话搭建新的平台,希望论坛能为当下时代难题提供哲学方案。” ▲一连两日的香港哲学紫荆国际论坛汇聚全球哲学界顶尖学者,展开了横跨东西方哲学传统的学术对话矩阵。 ▲论坛首发《香港哲学研究》杂志,收录十馀篇国内外的顶尖学者的学术论文。 舒心冀哲学论坛整合全球智慧反哺社会 舒心在论坛闭幕后接受《星岛》访问时表示,“香港有独特的‘一国两制’优势与国际化的土壤,适合作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及马克思哲学交融的空间,能为全球哲学对话搭建创新的平台。”他又指,希望哲学论坛整合全球智慧,为技术伦理,文明互鉴等时代难题提供哲学方案,通过汇聚顶尖学者,激励青年研究力量,推动哲学研究的成果,反哺社会,让哲学真正成为照亮人类前行的思想火炬。 舒心表示,论坛筹备了一年多时间,众多学者都乐意来港交流,希望未来每两年举办一次论坛,将主要关注中哲、西哲及马哲的融合议题。他又提到首发的《香港哲学研究》杂志,指杂志筹备逾一年,接受国内外顶尖学者投稿,共收录十馀篇学术论文。他透露,杂志将广泛吸收并刊发全球哲学界前沿的学术成果,为香港哲学领域不断注入新的思想活力,同时也不断增强香港在全球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力。 毛永波:哲学学术化建设任重道远 《香港哲学研究》杂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及总编辑毛永波表示,哲学学术化建设任重道远,现在出版《香港哲学研究》正当其时,期盼各位学者的成果源源不断,为学术体系的建设添砖加瓦,日后亦会将哲学推向社会,希望哲学的理念能贯彻到民间。 16学者就自身研究分享 两日论坛中,包括哈佛燕京学社原社长杜维明、第25届世界哲学大会主席卢卡.斯卡兰提诺及北京大学博雅教授丰子义在内的16名学者就自身研究做出分享,探讨诸多从宏观到微观的问题,包括世界哲学的途径、当前文明多元化的走向、民族国家的演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传统的天下理论等。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表示,香港在经济上、金融上及国际交往上都对民族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日后能进一步成为文化中心及哲学中心,让哲学发展引领香港的发展。 长江商学院研究学者王建宝则表示,今次论坛组织得非常好,有许多意外之喜,无论是马克思哲学,或是中国哲学及伦理学都得到了很好的沟通和交流。他又指,论坛之外,与学者交流有很大收获,“术业有专攻,大家可以互相学习”,指论坛有包容性,涵盖范围广,认为论坛对于建立文化自信、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及文明对话都具有重要意义,且让香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桥梁。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