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独家】特首李家超将于下月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可靠消息透露,地产建设商会已就现行楼市措施,向政府递交建议,其中2项包括进一步放宽投资移民买港楼限制,容许将所购住宅价值计入投资额度,上限为2000万元(港元,下同)。此外,建议将百元印花税征收门槛,放宽至楼价600万元或以下住宅物业,业界普遍认为若建议落实势进一步激活楼市交投。 政府于去年发表的《施政报告》中,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容许投资移民可购买5000万元或以上住宅物业,计入投资额度上限为1000万元,然而业界普遍认为门槛太高,导致政策欠缺吸引力。 消息人士透露,地建会建议政府进一步放宽有关限制,容许将所购住宅价值计入投资额度,上限为2000万元,即无论购买3000万、4000万或5000万元住宅,计入投资额度最高均为2000万元。 与此同时,今年2月底政府发表《财政预算案》时,宣布放宽百元印花税征收门槛,由300万元或以下住宅,放宽至400万元或以下,刺激细价楼交投急增,不少买家为首次置业人士,最新地建会建议进一步放宽至600万元或以下住宅。 地产建设商会就《施政报告》提交建议 可为住宅市场注入新动力 立法会地产及建造界议员龙汉标认为,政府放宽投资移民对住宅物业的投资限制,可以让他们更灵活运用资金,并且可为本地住宅市场注入新动力;假如将百元印花税适用楼价放宽至600万元,将带动成交量,令楼市进一步平稳发展。 恒基物业代理营业(一)部总经理林达民表示,现时投资移民购买住宅的门槛太高,反观港人移民至海外,购买物业的投资金额不会如此高昂,政府应调低至2000万元较为恰当,此举将有助带动2000万元或以上住宅的交投。 会德丰地产副主席兼常务董事黄光耀表示,放宽投资移民购买住宅门槛,能增强香港物业对内地及海外高净值人才、投资者的吸引力,影响正面,又说近年政府从多方面积极吸纳人才,除提供适合的人才入境计划、工作岗位外,创造安居乐业的大环境属一大诱因,有助更多国际高端人才落户香港。 浸会大学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麦萃才表示,政府放宽投资移民买港楼限制,有望增加需求,对楼市影响正面,尤其是香港住宅楼价已较高位回落近30%,同时投资“砖头”比买股票或基金等更稳阵,对投资移民更具吸引力,然而重点是能否因此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香港经济带来动力。至于放宽百元印花税征收门槛,他认为降低置业成本有望带动交投增加,但物业印花税属政府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相信政府未必会应允。 现时要购5000万楼门槛太高 华坊咨询评估资深董事梁沛泓表示,香港商用物业走势未明朗,对个人投资移民者而言,仍有较高风险,所以放宽住宅的投资限制会有帮助,而现时要购入5000万元或以上物业才合资格,属超乎一般投资移民者的预算,相信有调整空间。此外,若放宽百元印花税微收门槛至600万元或以下住宅,将有助推高400万元至600万元住宅成交量。 业界:倘建议落实 带动港岛蓝筹屋苑成交 政府今年《财政预算案》放宽100元印花税适用楼价至400万元,随即牵起回响,交投显著增加,但主要集中在新界区。地产界人士指出,若两项建议落实,包括100元印花税适用楼价提高至600万元,覆盖层面更扩展至港岛区大型屋苑,带动交投弹升;至于投资移民购买住宅中,若计入投资金额上限扩展至2000万元,有助推动中价豪宅成交量。 年初政府将100元印花税适用楼价由300万元放宽到400万元,随即刺激400万元以下单位交投,以集中新界区屋苑为主,有助上车客外,同时加快投资者入市步伐,集中购入此类400万元以下细价楼作收租用途,若适用楼价扩展至600万元,将增加受惠单位的覆盖面。 以中原代理行网页显示,全港现时约有3.23万个放盘,现时叫价低于400万元、受惠于100元印花税政策的放盘大约有逾4400个,占整体约14%。若按建议将门槛放宽到600万元,受惠的放盘会大增约8300个至1.27万伙,占整体放盘比例逾39%。 中原亚太区副主席兼住宅部总裁陈永杰表示,若100元印花税能放宽至500万元,甚至600万元,将进一步提高市场交投量,有利楼市发展,反观现时投资移民购买住宅的门槛太高,若能调低更好,而购买住宅楼价计入投资移民金额上限调升至2000万元,亦会加快中价豪宅单位交投量,但由于现时实际投资移民并非很多,即使政策落实,亦不会短时间大幅带动交投,但若能有多项利好楼市政策出台,叠加效应下对整体楼市帮助会更大。 美联住宅部行政总裁布少明相信,若400万元至600万元物业能受惠于100元印花税政策,能覆盖的单位将更多,九龙及港岛的中小型市区单位亦能受惠,以现时港岛蓝筹屋苑如鰂鱼涌康怡花园、柴湾杏花邨等,亦有楼价在600万元以下的放盘供应。 布少明续称,相信此举将加快600万元以下交投,除吸引上车客,亦能进一步迎合投资客入市需要,同时亦对此价位的单位租务需求得到正面帮助。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