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记者 周昊 实习记者 李雨蔚 深圳报道 8月7日,“洞洞鞋”制造商Crocs(即卡骆驰,CROX.US)发布2025年二季度业绩,期内合并收入同比增长3.4%至11.49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7%。 同日,Crocs还发布第三季度业绩展望,预计营收同比下降9%至11%,与此前第三季度营收会实现小幅增长的预测背道而驰。受此影响,Crocs股价在当日收盘时暴跌29.2%,报收74.39美元,触及近三年来的最低点,也是其近十四年来最大单日股价跌幅。此后2个交易日Crocs股价小幅度波动,截至8月11日收盘,报收76.55美元。 2020年至2024年是Crocs的巅峰时刻。四年间,Crocs集团营收从13.9亿美元一路涨至41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从3.13亿美元涨至9.5亿美元。 但2024年起,Crocs增速开始持续放缓,今年一季度,Crocs主品牌营收增速仅为2.4%,而去年同期为14.6%。 曾经代表着休闲、舒适鞋履风向标的Crocs,目前正在面临宏观经济逆风与消费者热情退却的双重夹击。 北美市场:关税对消费零售企业影响显现 “美国消费者在非必需品消费上极为谨慎。他们正面临当前及潜在的未来价格上涨,这可能会进一步拖累消费者的消费意愿。”Crocs首席执行官安德鲁・里斯(Andrew Rees)在公司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告诉分析师。“他们不买了,甚至都不去商店了,我们看到客流量在下降。” 根据官网显示,Crocs产品价格从24美元到200美元不等。目前,Crocs的市场覆盖了北美、亚太地区、欧洲、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2023年巅峰时期的Crocs全年全球销量达到了1.2亿双,利润约7.93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Crocs产品大多来自越南、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等国进口,公司将面临高额进口关税。安德鲁・里斯表示,对此Crocs表示正在寻求方式控制成本,同时减少零售商产品折扣促销活动,并称此举将会对销售造成压力。 与此同时,关税政策还加剧了企业成本困境。Crocs 首席财务官苏珊·希利 (Susan Healy) 表示,今年下半年,关税给公司带来的新增成本预估为4000万美元,全年可能会达到9000万美元,约合6.47亿元人民币。 今年6月,耐克也表示美国关税将给公司增加10亿美元的成本;服装零售商GAP也提到,关税可能给公司增加2.5亿至3亿美元的成本。 关税政策影响的也不仅仅是企业,事实上,消费者的信心也受到了严重打击,并且该趋势正逐渐向美国整体消费领域蔓延。 8月9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麦当劳本周表示,较贫穷的美国顾客正在减少快餐消费以节省开支。奢侈品牌拉夫劳伦周四也表示,尽管其核心消费者支出‘保持韧性’,但公司仍在谨慎行事,以应对‘不确定的、潜在通胀的环境’”。 除了美国消费逆风,Crocs还不得不面对一项现实——消费者的爱好也在发生变化,随着流行趋势的转换,Crocs带来的“丑鞋”风潮正逐渐遇冷。2025年一季度,Crocs品牌在国际市场的收入同比增长了8.9%,但作为其最大市场(截至2024年底占据55.8%的份额),北美市场收入却下降3.8%。 “明年在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举行的足球世界杯以及 2028 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出现了明显的体育趋势,”安德鲁·里斯说:“北美消费者正在接受这一趋势。” 中国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下略显疲态 中国市场是Crocs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其表现又如何呢? “中国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变得保守许多。”2024年三季度财报会上,Crocs高层曾特别提到,主品牌中国市场在该季度的营收增速,与过去数个季度的表现相比有明显回落。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Crocs增速均达到三位数,2024年二季度增速为“超70%”,三季度则降为20%。 在中国市场,名人效应和营销是Crocs的核心思路。无论是社交媒体中的“洞门永存”话题,还是选择高人气演员作为代言人,以及与宝可梦等热门大IP联名,都为Crocs在中国市场带来了庞大的流量和话题度。 ▲图说:Crocs部分产品 然而,价格问题也是中国消费者对于Crocs最大的争议点。打开社交媒体和Crocs淘宝旗舰店评论区,“到底值不值”“价格多少算是好价”是最热议的话题。对此Crocs的应对方式是频繁打折,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能经常看到Crocs的折扣活动。 当Crocs准备以价格战赢回中国消费者的心时,它的竞争对手们也在虎视眈眈。比如斯凯奇、Dickies、天美意等多个品牌先后推出了类似主打休闲舒适的鞋子,其外形与Crocs相差无几;回力所推出的洞洞鞋更是将价格定在39-139元区间。而白牌市场价格更低,比如拼多多平台8月11日数据显示,目前销量最高的洞洞鞋价格仅为20.8元,已售约30.1万双。 事实上,无论是外形、价格还是舒适度,尚未在国内市场建立起核心壁垒的Crocs,目前缺乏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其产品耐用性强、功能属性突出的特点,也意味着短期内消费者复购动力有限。 更值得注意的是,Crocs产品自身的安全性也受到了质疑。美国消费者报告指出,Crocs缺乏足弓支撑,可能导致肌腱炎,且有引发电梯事故的先例。相比之下,李宁、安踏等运动品牌在缓震和防护性能上都下足了功夫。 时尚媒体《Fashion United》相关行业分析师表示:“Crocs的暴跌是时尚周期的必然结果——‘丑鞋’曾以大胆或个人主义成为文化符号,但当其‘舒适性’沦为标配而非稀缺卖点,且缺乏技术叙事支撑时,退潮只是时间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