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速递快报

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资讯

“购房通”引北水买港楼,助香港经济复苏纾缓

时间:2025-08-10 13:3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购房通”似乎势在必行,大家准备好未?笔者不敢说“购房通”100%会推出,也不敢说100%会提振楼价。但还是那句,若不打算移民,又不打算长期和家人同住,有能力的话,现在买自

“购房通”似乎势在必行,大家准备好未?笔者不敢说“购房通”100%会推出,也不敢说100%会提振楼价。但还是那句,若不打算移民,又不打算长期和家人同住,有能力的话,现在买自住楼,并非坏主意。

“购房通”引北水买港楼

“购房通”之母,应该是身兼全国人大常委的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李慧琼,年初她出席全国两会时,提出了此构想。李小姐乃是有脑之人,公开讲话必然经过深思熟虑,不会贸然提出不切实际的方案。而早前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亦曾透露,会研究相关事项(虽然没有特别提到“购房通”的名字)

“购房通”关键在资金调拨

“购房通”是甚么东西?其实就是方便内地资金在香港买楼。内地人在香港买楼,一直存在。自2000年代中期,内地买家角色更重要,似乎也是当年楼价上升的主因之一。后来由于楼价升势过急,不少本地居民不满楼价难以负担,政府推出了各种“辣招”,希望控制楼价,也限制非本港居民买楼。出招初期,并不见效,楼价照升。但后来香港经历社运以及疫情,也有移民潮,楼价由高位回落。然后政府“撤辣”,但暂时仍未见楼价反弹。

内地人在香港买楼限制已不多,那么“购房通”有何特别?关键是资金调拨。

由于内地实行汇率和资本帐管制,对资金进出(特别是流出)实施了不少限制,内地人要将境内的人民币,换成港元在香港买楼,其实并不容易。以往有不少灰色地带,内地政府可能也是“只眼开只眼闭”,但近年不少灰色地带都已经消失。简单来讲,内地人即使有钱,但想在香港买楼,也并不容易。

内地政府最担心有人借买楼之名,非法走资。“购房通”正好就解决这个问题。

参考沪/深港通、债券通

“购房通”的构思,明显是参考“沪/深港通”和“债券通”。“沪/深港通”推行十多年,广受好评,也带旺了港股市场。而“沪/深港通”的特点之一,正是“资金闭环”。简单来讲,内地资金可以转成港元,然后买港股——但在沽出股票时,港元资金并不能调走,只能换回人民币,返回国内。如此设计,就杜绝了“假买股真走资”。

“购房通”的构思也是一样,所有资金会在系统中闭环操作,即使沽出物业,资金也不会外流。

为何现在才有人提出“购房通”?很简单,首先是因为楼价回落,不少业主成为负资产(虽然暂时不见断供潮),而楼价下跌也影响了消费能力和情绪,无可避免地间接拖累了香港经济。

更重要的是,政府面临财赤。一直以来,政府颇为依赖卖地以及相关的收入(例如印花税)。楼价下跌后,政府收入大减。节流措施总有个谱,最后是杯水车薪。至于开源?也不是如此容易。在经济增长不强下,调高利得税或薪俸税,可能会“赶客”,令企业和人才外流,而也可能因加得减。

其他税项呢?去年开始港股反弹,港府的印花税收入增加不少,可是始终还是不够填补财赤。况且港股的印花税绝不便宜,不少意见认为印花税令港股竞争力不及美股。短期内印花税不太可能下调,但上调的空间也不大。

至于销售税方面,早早已经有人提出要引入,毕竟绝大多数地方都有此税项。可是之前每次提出开征,都面对重大政治阻力,而以前楼市兴旺,政府也无必要“硬推”销售税。但现在到政府财赤,同时间零售市场却很疲弱,政府绝不可能现在开征销售税。

稳住楼价助灭赤及振经济

所以,喜欢不喜欢也好,要解决财赤,甚至希望经济复苏,讲到尾还是要稳住楼价。

“购房通”听落如此美好,会不会有阻力?会的。皆因楼市和股市不同,楼市对民生影响大很多。前特首梁振英也公开表示对“购房通”相当有保留。他的理据也很简单:若楼价再升,很多港人就买不起楼,问题又回到十几年前。

梁先生的担忧,绝对合理。不过相信梁先生也同意,楼价升有人愁,楼价跌也有人愁。如何“中间落墨”,就考验现任(或下任)特首及管治团队的智慧了。笔者倾向相信,“购房通”定会成事,只是在细节上有不少微调空间。若小心处理,应该可以令楼市慢慢回稳,而不是急升。

Patreon作者 李声扬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