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聊天机械人席卷全球,惟中西方语境始终有所不同,难免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不过,专注于大模型交互数据生成的维纳智能,通过其打造的一套Agentic AI应用系统,更好地解决香港“一国两制”的复杂语境问题。集团创办人兼行政总裁柳崎峰接受《星岛》专访时解释,“大模型好比一个人,Agentic AI则是一个团队”,并由一个Leader Model管理多个Member Model,同时目前较成功的大模型都是Member Model。 ▲AI聊天机械人席卷全球,惟中西方语境始终有所不同,难免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 ▲维纳智能集团创办人兼行政总裁柳崎峰。 系统可模拟人类组织协作 根据柳崎峰介绍,Agentic AI是一个由多个智能代理组成的系统,类似人类的组织模式。与传统AI不同,自主协作Agentic AI能让代理在毋须过多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根据任务自行协商与分工,如同公司领导请外部专家对项目做评判,与人类的组织方式越来越接近。 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任务,而维纳智能会通过Agentic AI将问题分配给最适合的模型去完成。一般而言,除简单分配外,还有多种协同合作模式,包括“兜底模式”,即一个模型做完,另一个模型审核,如不行再找其他模型生成;“赛马模式”即遇到不确定问题,则选择多重模式同步生成,并从中选择最好的;“汇聚模式”即由多个模型回答,再将讯息聚合。 创办人已扎根AI领域20年 事实上,柳崎峰扎根人工智能领域20年。早于2004年在中科院取得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博士学位后,在雅虎、三星和平安担任研究员、研究院院长等AI相关职位。2021年的“扩散模型”被公开提出是人工智能圈内大事,对他而言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转折点”,当年他加入香港浸会大学做AI艺术研究,用大模型生成文字、声音、图像、音乐和舞蹈动作等。 随后2023年,ChatGPT问世推动香港创科局组织学界与业界讨论香港AI该如何发展,并赶在2023年10月美国出口管制新规推出前完成GPU采购,“若晚一周,可能一切都没有了”。2024年1月至7月,团队用7个月训练出香港首个千亿参数的M1大模型,当时全国同等规模团队不超过3个。不过,当意识到预训练耗费资源过大,柳崎峰转向应用开发,于2024年7月16日创立维纳智能。 后悔创业 “ROI不划算” 在创业初期,柳崎峰独自起步,至2024年底招募到30人团队,70%成员来自亚马逊、腾讯(700)及阿里巴巴(9988)等企业。不到一年,香港首个公开免费的多个大模型自动协同通用问答系统“QueWi”、针对香港优化的专业写作助手“Wi Writing Copilot”,以及全球首个具统计分析能力的赛马问答模型“RaceBot”3款应用问世。对于研发速度,他表示大模型发展太快,都是“闪电战”,“我们的deadline永远是昨天,所以觉得还不够快”。 柳崎峰坦言,创业前3个月很开心,第4个月开始后悔,“若人生可以重来,就不想创业,因为ROI不划算,成功概率低但付出太大”。创业过程中困难重重,如员工工作签证耗时半年,香港科技园拒绝孵化申请,办公场地甲醛超标;研发中面临GPU成本高昂和系统精度问题,精度要么95%以上,要么一切努力都是零。终于在3个月前,逐一解决关键算法不准确、系统不稳定等问题,但他笑称“现在还后悔,因为还没找到一夜暴富的办法”。 未来拟拓东盟及中东市场 对于市面上已有很多问答AI、维纳智能是否仍有竞争力?柳崎峰表示,公司目标是To B,且从用户痛点出发,借助Agentic AI能为用户提供比单一大模型更高效的答案;同时,西方AI工具内容多元但立场不同,内地立场坚定但不够多元,维纳智能则选择有立场、内容多元的赛道,并可凭借“一国两制”大模型经验,更好满足东盟国家“多国多制”的需求。 展望未来,维纳智能将完善交互数据生成技术,提高自动化程度,例如赛马问答系统耗时10个月,后续保险业绩系统仅需数周,提升技术适应性和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和价格。此外,公司亦希望向东盟、中东输出大模型,根据不同国情和复杂的宗教问题,设计相应的大模型。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