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日渐成熟及相关法规放宽,瑞银最新报告指出,中国Robotaxi行业正处于大规模商业化部署前夕,并预期将激活价值千亿美元的庞大市场。该行预期,在2030年代初,仅中国一线城市就有望部署30万辆Robotaxi,而领先的Robotaxi公司最早可于2026年实现单车层面的盈亏平衡。 未来料全国400万辆Robotaxi营运 报告预测,到本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Robotaxi服务市场潜在规模达1,830亿美元,届时全国将有约400万辆Robotaxi投入营运;如果将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计算在内,市场潜在规模更将升至3,940亿美元,营运车辆将达600万辆。 测算模型显示,实现盈亏平衡的关键假设包括硬件成本、营运效率和定价策略。其中Robotaxi的硬件成本需降至5万美元以下,而小马智行(PONY)和文远知行(WRD)的新一代车型物料成本(BOM)已低于35万人民币。 营运效率方面, 每辆Robotaxi需平均每日完成15个订单、每单平均行驶里程为8公里;而百度旗下Apollo已在武汉日均完成20单,小马智行上半年也达到日均15单。至于定价策略,每公里收费则需2.6元人民币。 在上述条件下,瑞银预计到2026年,Robotaxi单公里营运成本将下降至2.1元人民币,与传统出租车或网约车持平,而成本下降的主要来源是车辆折旧、保险费用及远程安全员成本的摊薄。 小马及文远与外企估值差距大 该行分析师透过在广州实地路测,亦对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和百度Apollo进行对比,认为小马智行在技术能力方面定位最佳,文远知行在海外市场进展更快,而百度Apollo虽然车队规模大,但体验有待提升。 瑞银报告又强调,目前小马智行(约50亿美元)和文远知行(约25亿美元)的市值,与海外同行存在巨大差距,其中Alphabet旗下Waymo在最新一轮融资后估值据报已达450亿美元,而瑞银对Tesla旗下Robotaxi业务估值更是高达3,500亿美元。考虑到中国庞大市场规模和领先技术应用,一旦其商业模式被验证,估值将有巨大的重估潜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