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AlphaWise团队在美国和中国开展了一项消费者脉搏情绪调查(以及大摩的美国夏季实习生调查),揭示了美国和中国消费者在情绪上的主要差异,以及关键人群中的有趣趋势。 摩根士丹利AlphaWise团队在美国和中国开展了一项消费者脉搏调查,以收集人们对人形机器人的看法。该调查从每个地区收集了约 2000 份回复(总计4000份),大摩认为这能代表性地反映当前社会对具象化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未来的看法。 总体而言,中国消费者对人形机器人潜力的态度明显比美国消费者更积极。在美国,分别有34%和32%的受访者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有许多可行的用例”和“在未来 5 年内实现大规模采用”,净支持率为正。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对同样问题的净支持率分别为67%和66%,约为美国的两倍。在“人形机器人是否会对社会产生整体积极影响”这一问题上,差距更大,美国受访者的净支持率仅为5%,而中国受访者的净支持率为61%。 大摩认为,美中两国在乐观程度上的巨大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由两国的媒体报道力度和政府支持程度所驱动的。 在中国,人形机器人频繁出现在众多高规格的公共活动和政府主办的活动中,包括半程马拉松、拳击比赛、足球比赛和舞蹈表演等。此外,中国几乎每个主要省份都宣布了政府支持的发展计划、企业联盟和/或投资基金,以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在大摩看来,中国在实体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当前策略与该国成为电动汽车、无人机、电池、太阳能等领域全球领导者时所采用的策略相似。 ▲图表 1:美国与中国:消费者对人形机器人的情绪(总体) 注:美国消费者有 2009 名受访者,中国消费者有 2060 名受访者 ▲图表 2:消费者对人形机器人的净情绪(同意百分比 - 不同意百分比)显示,中国消费者比美国消费者乐观得多 (责任编辑:admin) |